梯形螺纹回程许用应力在欣赏古建筑结构时,经常会发现,现存的古建筑在设计与建造上,多方面与现代精密科学计算之后的最优结果是如此的接近。 例如,修建于隋朝开皇十五年(即公元595年)的赵州...
梯形螺纹回程许用应力在欣赏古建筑结构时,经常会发现,现存的古建筑在设计与建造上,多方面与现代精密科学计算之后的最优结果是如此的接近。 例如,修建于隋朝开皇十五年(即公元595年)的赵州桥,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,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为久远、跨度最大、保存最为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(坦弧:非圆,平坦的弧形便于通车;敞肩:在大拱上开小拱,若没有,则称为实肩),开创了世界桥梁史上第一座“敞肩拱”结构形式,这一结构不仅确保了拱压力线与拱轴线完美重合,而且利用现代计算力学进行拓扑优化得出的最优化结构形式,也与赵州桥实际结构形式完美一致。 注:ICM,即独立连续映射方法,适用于结构拓扑优化设计,该方法由北京工业大学隋允康教授于1996年提出,并先后指导博士生杨德庆、彭细荣利用该方法计算,逐渐得到的最优结构同赵州桥的形式极为贴近,这一重要结论表明:古代石桥符合现代力学理论和最优设计方法。 :首先,利用现代有限元技术构建出桥梁的轮廓模型,如图1(a)所示,然后,讨论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,寻求结构的最优形式。 具体做法为:先设定中间区域为优化设计的区域,即所谓“基结构”,在这个区域内,必须满足强度等约束条件下,尽可能地减少材料以达到减轻桥梁自重的目的。图1(b)为以重量最小为优化目标,以应变能为约束条件(即应变能达到一定量时,认为结构将被破坏,这一约束本质上反映了第四强度理论)的优化结果。 在进行优化计算时,若结构某部分的应变能低于许用应变能,即说明该部分应力小于许用应力,可以去除与之相关部分的单元,周而往复进行迭代计算,直到不能再去除结构中的任何部分为止。 结果表明,图1(b)所示灰色部分都是可以去除的部分,留下红域即理想情况下的赵州桥主体结构。可以看出,在最优条件下,主拱两肩各出现三个小孔,由于第三个小孔非常小,考虑到建筑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,实际中通常忽略第三小孔,从而得到抽象桥型,如图1(c)所示。 比较图1(c)抽象桥型与图1(d)实际桥型,可见,主拱的形状与原桥的圆弧线基本吻合,主拱两肩出现小拱的大小、位置均与原桥一致 在山西应县佛宫寺,有一座以全木榫卯连接、矗立960多年的木塔。现有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框架结构、剪力墙结构、框架-核心筒结构、筒中筒结构、板柱-剪力墙结构等几种类型。现代研究表明,同等抗震烈度下,筒中筒是可以获得最高建筑高度的结构形式,而应县木塔就采用了这一形式。 从结构性能上看,筒中筒可认为是两个相互耦合的中空结构,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:在相同强度条件下,中空结构用材只有实心结构用材的38%;相同刚度条件下,中空结构用材只有实心结构用材的1/3,可见中空结构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的强度和刚度。两个中空结构相互耦合,在实现使用空间的前提下,又提高了结构的强度、刚度。 此外,应县木塔还采用了明层和暗层交替叠加的结构形式。从外观上看,应县木塔为5层结构,但实际上,在层与层之间,还有一个暗层。暗层在制作上不同于明层,增加了许多斜撑,使得暗层刚度大大增强,木塔自下往上刚度强弱交替,合理优化了结构整体的受力与变形分布,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。 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(即1056年),以纯木结构矗立960多年,历经40余次地震、200余次炮击,依然安然无恙,这与木塔的材料处理、结构设计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,用历史实际检验了木塔建造技术的科学性。 除了大的结构形式,古建筑在小的构件制作上的科学性也十分突出。在宋代已成书的《营造法式》中,详细描述了古建筑中的“材分制”,其中写道:“凡梁之大小,各随其广分为三分,以二分为厚”,说明在宋代制作梁构件,其截面的高宽比为3:2=1.5,这一结果与利用理论分析的最优解相比,只有6%的相对误差。 如图3所示,由于自然木材为圆形,若将圆木加工为矩形截面梁,最优化的结果就是在圆内取一内接矩形,该内接矩形可保障方梁具有最大的抗弯刚度。设圆木直径为d,加工为矩形梁后高为h,宽为b,写出抗弯截面系数的表达式,为 可见,当抗弯截面系数W取得最大值时,梁截面高与宽之比α应为。宋代在尚无无理数概念的情况下,将α的值取为1.5,计算两者之间的误差只有6%,体现在制作构件时的科学性。 在欣赏古建筑时,类似的符合科学原理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,如古建筑的曲线屋面与最速降线基本一致,斗拱中拱近似为等强度构件,斗拱结构具有优良的力传递路径和抗震性能等等。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:古人在设计、建造这些古建筑时,并不具备现代的科学分析方法,那么古代工匠是如何在不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的前提下,获得如此接近科学最优解的结果的呢? 回答这一问题,应该避免两个极端:一方面,不能神化古人,认为古人就比现代人聪明,可以做到现代人做不到的事情。如果放眼整个历史长河,留存下来的古建筑与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的建筑相比,仍是少数,消失的才是大多数。这说明古人并不系统地掌握建筑科学。另一方面,我们也不能否认留存建筑的科学性,单纯的将其视为一种历史偶然。 隋允康教授认为:一代一代的古代建筑师们在长期的实践中,不断地在失败中修改设计,重新进行建造, 如同所谓的“进化”过程,使设计不仅安全,而且趋于最优化。借助于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,弥补了没有严格理论的缺欠,做出了使后人叹为观止的“奇迹”。 此外,建筑师在进行改进设计时,“美学符合”一定是一条基本原理,也就是说古代建筑师是基于一定的建造经验,以“美”为基本准则,确定古建筑的演化方向,然后经过检验排除假美、确定真美,从而造就了一批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建筑奇迹,体现了力学与美的一致性。 我们或许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,人生中“德”就是“美”,以德为美,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,以德为准则设计和践行人生,在面对未知人生时,就可以经受得起岁月的考验,让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! [1] 彭细荣 连续体结构静动力拓扑优化[博士学位论文]. 北京工业大学 2004 |
Copyright © 2002-2017 DEDECMS.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